
上图为网友分享
父母没有稳定工作,收入时有时无,考上大学后学费成了大难题,想贷款又不知道该选哪种方式?别着急,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,这种情况下怎么贷款更靠谱,能少走弯路。
先搞清楚:适合大学生的贷款有哪几种?
目前国家针对大学生的贷款,主要就是两种: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。这两种都是专门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准备的,利息低,还款政策也比较友好。
生源地助学贷款,是在你户口所在地的教育局申请,开学前就能办,钱直接打给学校;校园地助学贷款呢,是到了大学之后,向学校的资助中心申请。这两种贷款,申请条件、能贷的金额都差不多,但办理地点和流程不太一样。
那父母没稳定收入,这两种贷款都能申请吗?当然可以,只要能证明家庭经济困难,符合基本条件就行。
哪种贷款更适合父母无稳定收入的家庭?
咱们从实际情况来看,生源地助学贷款可能更合适,为啥这么说?
首先,生源地贷款的共同借款人可以不是父母。如果父母因为没有稳定收入,不符合共同借款人条件(比如征信有问题、年龄太大等),可以找其他亲属,只要年满 18 周岁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、户籍在本地,且征信良好就行。这对父母无稳定收入的家庭来说,灵活度更高。
其次,生源地贷款在老家就能办,不用等到开学后在学校扎堆申请。父母虽然收入不稳定,但在家附近办理,材料准备、沟通咨询都更方便,有啥不懂的能随时去教育局问清楚。
校园地贷款虽然也不错,但申请时可能需要父母提供收入证明,这对没有稳定工作的父母来说,可能会有点麻烦。当然,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,这一点可以提前问学校资助中心。
申请贷款时,这些材料得提前准备好
不管选哪种贷款,证明家庭经济困难是关键,尤其是父母无稳定收入的情况,材料准备要更细致:
-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:去村委会或居委会开,说明父母没有稳定工作,收入无法承担学费,记得盖章要齐全(村委会 / 居委会、乡镇 / 街道民政部门都得盖)。
- 父母的无业证明或收入说明:如果父母没工作,可由社区开具无业证明;如果打零工,能提供近期的收入流水(哪怕不固定)也可以,能证明家里确实有经济压力。
- 你的身份证、录取通知书(新生)或学生证(在校生)原件及复印件,这些是基础材料,缺一不可。
- 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和户口本:如果共同借款人不是父母,还要准备亲属关系证明(比如户口本上能体现,或派出所开具的证明)。
这些材料宁可多准备几份,也别漏了,不然来回补材料会耽误时间。
贷款额度和还款,要算清楚再申请
知道怎么申请了,那能贷多少钱?够不够交学费和生活费?
目前本专科生每年最高能贷 12000 元,研究生 16000 元,这个额度基本能覆盖学费和住宿费。如果生活费还有缺口,后续可以申请助学金或勤工俭学,不用一下子贷太多,毕竟毕业还是要还的。
还款方面,父母无稳定收入的家庭更要注意还款时间,别逾期。助学贷款有个好处,在校期间利息全由财政补贴,毕业之后才有利息,而且毕业前 5 年是还本宽限期,这 5 年里只需要还利息,不用还本金,压力能小不少。
假设你贷了 12000 元,毕业后年利率按 3.45% 算,第一年利息大概 414 元,每个月也就 34.5 元,只要稍微规划一下,不难承担。但要是逾期了,不仅会产生滞纳金,还会影响征信,以后想贷款买房、买车都难,严重的还可能被起诉,所以一定要记好还款时间。
申请时遇到这些问题,该怎么解决?
- 共同借款人找不到怎么办?可以找有稳定收入的亲戚,比如叔叔、姑姑,提前跟他们沟通好,说明共同借款人的责任(主要是监督还款,不是替你还钱),一般亲戚都会帮忙的。
- 材料提交后被退回,说证明不够怎么办?别慌,直接问审核人员缺啥,比如 “我父母的收入证明还需要补充什么?” 按要求补就行,比如再让社区多写几句家庭困难的具体情况。
- 担心毕业后还不上?可以在学校期间努力学习拿奖学金,或者做兼职攒点钱,毕业找工作时优先考虑有稳定收入的岗位,提前为还款做准备。
其实父母无稳定收入,申请助学贷款并不可怕,国家的政策就是为了让每个困难学生都能上学。关键是把材料准备扎实,选对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,再规划好还款计划。
我见过不少家庭情况类似的学生,靠助学贷款顺利读完大学,毕业后找份不错的工作,慢慢还清贷款,日子越过越好。所以别担心,认真准备,贷款只是暂时的助力,未来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得更稳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