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,你知道吗?中国邮政当年搞了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——用宣纸印邮票!这可不是普通的邮票,它可是咱国家头一回用传统宣纸做的邮票,叫《中国古代书法·行书》。要说这邮票啊,乍一看跟普通邮票没啥两样,但仔细瞧就会发现,纸张摸着有股子宣纸特有的毛绒感,边上还能瞅见细小的纸纤维呢。听说这套邮票发行那会儿,集邮圈里都炸开了锅,不少人连夜排队就为了抢个首日封。不过话说回来,为啥非得用宣纸?这里头可藏着不少门道...
记得那是2010年的春天,邮政部门突然放话说要做套"能摸得出文化"的邮票。当时大伙儿都纳闷,邮票不都是用光面纸印的吗?后来才知道,他们憋了个大招——把千年宣纸工艺和现代印刷技术揉到一块儿了。
有个老师傅跟我唠过,当时试验车间里堆的废纸都能铺满整个足球场。最要命的是,宣纸吸墨速度太快,机器稍微卡顿就会印出"大花脸"。后来还是从安徽请来几位做宣纸的老匠人,靠着他们祖传的"捞纸绝活",才解决了纸张厚薄不均的毛病。
说实话,我第一次见这套邮票时,愣是没看出门道。直到上手摸才发现,这纸面不像普通邮票滑溜溜的,反而带着点磨砂感。特别是对着光看的时候,《兰亭序》的字迹在宣纸纹理衬托下,真有种古人挥毫的即视感。

上图为网友分享
要说设计团队也是鸡贼,特意选了王羲之、颜真卿这些大书法家的代表作。你想想啊,用传承千年的宣纸印千年书法,这文化buff直接叠满!更绝的是每枚邮票右下角,还藏着个若隐若现的篆刻印章,得用放大镜才能看清。
刚发行那会儿,面值才9块6的小版票,不到半年就被炒到200多。最夸张的是有个北京大爷,愣是用三套邮票换了台二手摩托车。不过这两年行情倒是稳当多了,现在整套市价大概在500-800之间浮动。
我有次在邮市碰到个老藏家,他说这邮票的升值空间不在当下,得等个二三十年。毕竟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宣纸邮票,光这个"头衔"就够在收藏史上留名了。
要说这套邮票的设计师真是鬼才,他们把邮票边上的齿孔做成波浪形,暗合书法中的飞白笔触。还有个小秘密,如果用紫光灯照邮票背面,会显现出暗藏的防伪水印,图案是文房四宝的剪影。
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《祭侄文稿》那枚的设计。为了还原颜真卿写这篇祭文时的悲愤情绪,特意在背景做了类似泪渍晕染的效果。不过这个设计可把印刷厂折腾坏了,听说调色师傅连着加了一个月班,才调出那种"墨中带泪"的层次感。

上图为网友分享
虽然现在价格不低,但普通玩家也不是没机会。我认识个小学老师,专门收集盖过偏远地区邮戳的实寄封。她说这些带着不同地域痕迹的邮票,比单纯收藏新票更有故事。去年她那个云南怒江州寄出的实寄封,在拍卖会上拍出了三千多高价。
要是手头紧又想收藏,不妨试试单枚收藏法。整套6枚里,《黄州寒食帖》那枚因为画面素雅,特别受年轻人欢迎。现在单枚价格大概80左右,比整版入手压力小很多。
说到底,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宣纸邮票不光是邮资凭证,更像是握在手里的文化切片。下次你要是碰见这套邮票,记得用手指轻轻摩挲下纸面,说不定能感受到穿越千年的笔墨余温呢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