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贷款基准利率2020:现在贷款划算吗?影响因素全解析
6
2025-05-03
哎,最近陪家人跑了几趟医院,发现现在缴费窗口的支付方式真是五花八门。突然想到个问题——医院能刷信用卡吗?这事儿好像挺多人搞不清楚的。记得以前看病都只能用现金或者储蓄卡,现在科技进步了,连社区卫生院都能扫码支付了。不过说到刷信用卡,还真得仔细掰扯掰扯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,顺便把医院缴费的那些门道都摸个明白。
先说结论吧,现在大部分三甲医院其实都能刷信用卡缴费了。不过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,就跟买奶茶店能不能刷卡似的,每家医院规矩不一样。上个月陪朋友去协和医院,收费窗口就明晃晃贴着银联标志,连visa都能刷。但转头去社区医院复查,人家直接说只收储蓄卡和现金。
不过要注意啊,有些医院虽然挂着pos机,但可能只支持借记卡。上回在朝阳医院就碰到个大姐,拿着信用卡刷了三次都没成功,后来才发现机器上贴着小小的"仅限储蓄卡"提示。所以最好在缴费前问清楚工作人员,免得耽误事。
用信用卡付医药费这事,就跟硬币有两面似的。先说好处吧,最直接的当然是能攒积分啊!像招行经典白那种卡,刷满额度还能兑体检套餐,这不就跟看病配套上了嘛。而且遇上大额医疗支出,用信用卡还能缓解资金压力,特别是现在很多银行都有分期免息活动。
不过缺点也挺明显的。首先就是还款压力,万一生病花了好几万,下个月账单日看着都心慌。再就是有些医院虽然让刷卡,但会把手续费转嫁给患者,我之前在某高端私立医院就碰到过要额外收0.38%的手续费,这钱花得真心疼。
还有个小细节得提醒大家,医院pos机很多都是公益类商户,这种刷卡交易有的银行是不给积分的。上个月用平安信用卡刷了八千块医药费,结果查账单发现积分根本没涨,打电话问客服才知道医院消费不算积分累计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记得去年冬天半夜挂急诊那次,收款处说刷卡系统升级用不了,最后还是靠支付宝救的急。所以建议大家多种支付方式准备着,别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。
除了信用卡,现在医院缴费路子可多了去了。先说最普遍的医保卡,这个大家应该都门清。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医保卡余额用完后,自费部分其实还能继续刷信用卡。再就是移动支付,现在连八十岁老大爷都会用微信扫码缴费了。
还有些高端玩法,比如医疗白条。某些互联网医院跟金融机构合作,可以先看病后付款,跟淘宝的花呗差不多。不过这个要查征信的,用之前可得掂量清楚自己的信用状况。
对了,说到这儿必须提个醒。现在有些医托会忽悠患者用信用卡套现买保健品,这绝对是个大坑!正规医院从来不会让患者刷卡买非医疗用品,遇到这种直接打110准没错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碰上住院押金这种大额支出,各家医院政策差别就大了。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住院部收银员跟我说,他们这能用信用卡交押金,但单笔不能超过5万。要是押金要交10万,就得分开刷两次,中间还得隔24小时。
跨省看病的朋友更得注意,有些省份的医保系统跟信用卡支付还没打通。上周有个浙江患者在武汉住院,本来想用信用卡付押金,结果发现异地刷卡要额外收手续费,最后只好让家人连夜转账。
说到这儿想起来,现在很多医院app都能在线预存费用。这个功能超实用,既能用信用卡充值,又能随时退余款。不过要注意退款周期,有的医院要等15个工作日才能退回原卡。
最后分享几个真实案例。我同事老张去年做手术,刷信用卡付了8万医疗费,本来想着能薅点积分羊毛。结果账单出来傻眼了,不仅没积分,还被银行风控系统盯上,怀疑他恶意套现,愣是让他提供住院证明才解除限额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还有个朋友更惨,在某民营医院刷信用卡买了3万的"保健套餐",后来发现被忽悠想退款。结果医院以"虚拟服务一经售出概不退换"为由拒绝,信用卡中心也说这类消费不支持争议款处理,最后只能吃哑巴亏。
所以重点再强调一遍:正规医疗+保留凭证+及时对账,这三板斧能避开90%的坑。看病花钱本来就是糟心事,千万别在支付环节再给自己添堵了。
总之啊,医院能不能刷信用卡这事,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建议大家在就诊前最好打医院电话问清楚,或者多准备几种支付方式。毕竟身体已经不舒服了,别再为缴费的事闹心不是?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