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里有洗黑钱的口子?合法贷款渠道深度解析
5
2025-05-12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问个税退税的事儿,特别是2020年那会儿的条件现在还能用吗?说实话,刚开始我也可能有点懵,不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啊,其实退税条件这些年变化不大,但有些细节特别容易踩坑。比如有人明明符合条件却忘了提交材料,或者压根不知道自己能退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说说,到底哪些情况能申请退税,顺便聊聊怎么操作更省心。对了,最近听说有人退了小一万呢,可别错过这笔意外之财!
要说清楚2020个人所得税退税条件,得先弄明白个税怎么收的。咱们每个月工资都预扣个税,但年终汇算的时候,国家会把多收的退回来。这就好比买菜找零,只不过税务局当这个收银员。不过啊,这里有个小问题——很多人压根不知道自己被多扣了钱。
比如小王去年跳槽两次,两家公司都按起征点给他扣税,结果年度总收入其实没到缴税标准。这种情况就能申请退税。再举个栗子,老李家里有娃上学,还有房贷,这些专项附加扣除要是没填全,年底汇算补上就能退钱。
根据2020个人所得税退税条件,重点看看这几类人:自由职业者、兼职人员、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容易被漏掉。我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,平台给她发钱时都扣了20%的税,结果年底一算年收入不到10万,愣是退了八千多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这里要注意三个关键节点:年度总收入、已预缴税额、专项附加扣除。特别是像继续教育这种,很多人考了证书却不知道能抵税。比如说考个消防工程师证,学费能按3600定额扣除,这钱不退白不退啊。
还有个冷知识:租房也能退税!不过得满足两个条件——在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,且实际支付了租金。北漂的小伙伴们注意了,这个每月能扣1500呢,年累计下来可不是小数目。
记得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:租房合同、医疗费用清单、继续教育证书。有朋友去年就吃了这个亏,因为医疗票据丢了,少退了2000多块。另外要留意年终奖的计税方式选择,选单独计税还是合并计税,可能差出好几百呢。
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:有些单位财务会帮员工批量操作,但建议大家还是自己过一遍。之前有公司把所有人的年终奖都按单独计税申报,结果部分高收入员工反而多缴税了,你说冤不冤?
听说有人把老家宅基地算成首套房贷,结果被要求补税还罚款。还有更离谱的,把宠物看病当大病医疗扣除,这脑洞也是没谁了。税务局现在都是大数据比对,医保记录、房产信息一查一个准。
要是收到税务局的补税通知也别慌,先核对是不是自己填错了。有次我把劳务报酬和稿酬搞混了,重新申报后就没事了。实在搞不定的话,可以去办税大厅找工作人员手把手教,他们态度现在可好了。
退税款到账后,建议先别急着剁手。我一般会分成三部分:30%存定期,40%买稳健型理财,剩下30%当应急资金。要是退的金额比较大,比如超过1万,可以考虑国债逆回购或者债券基金。
去年有个读者退了3万多,听了我的建议买了养老理财产品,现在年化有4.2%呢。不过投资这事得量力而行,千万别把退税的钱全投高风险项目。记住,退税是意外之财,但理财还是要稳字当头。
最后唠叨一句:每年3月到6月是汇算期,错过就得等明年。建议大家设个手机提醒,毕竟跟钱有关的事,还是上点心好。要是这篇文章帮到你,记得转发给需要的朋友,大家一起薅社会主义羊毛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