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联金融综合平分不足好通过吗,简单汇总5个黑户可以借款的小额平台
8
2025-05-16
哎,每次看到新闻里说"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破万",你是不是也好奇这数字到底怎么来的?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事儿。其实啊,算年人均纯收入就跟家里记账差不多,只不过要更仔细点。比如说,你得把全家挣的钱、种地收成、打工收入这些都算进去,再扣掉化肥种子这些成本,最后平摊到每个人头上。不过这里头有几个坑得注意,比如临时打工的钱算不算?自家种的菜吃掉了要不要折现?咱们慢慢掰扯清楚,保证你看完就能自己动手算一遍。
很多人一听到"纯收入"就以为是到手的现金,其实这理解有点偏差。举个栗子,老张家今年卖了10头猪赚了2万块,但是买饲料花了5千,这纯收入就是1万5。要是他家还种了玉米自己吃,按市场价算值2千,这部分也得算进去。所以纯收入总收入 总成本,既包括现金收入,也包含实物折算。
咱们用老王家的例子来实操。老王家4口人,夫妻俩在镇上打工,儿子在外地工作,女儿还在上学。
第一步:统计全年总收入
老王工资3万+媳妇做家政2万+儿子寄回5万10万
自家种的稻谷卖了8千,养的鸡鸭折算2千
政府发了3千种粮补贴
合计:10万+1万+3千11.3万
第二步:扣除必要开支
买化肥农药花了5千
猪饲料支出3千
家里看病借的1万要算利息500
总成本:5000+3000+5008500元
上图为网友分享
第三步:计算人均数
(11.3万总收入 8500成本)÷4口人26,125元
这时候要注意,女儿虽然没收入但也要算人头,儿子在外地工作但户口还在家,也得算进去。
有次听邻居说:"我家闺女在城里上班的钱不算家里收入吧?"这想法可不对!只要是家庭成员赚的钱,不管人在哪里工作都应该算。还有人说自家院子里种的菜自己吃了不算钱,其实应该按市场价折算。再比如,有人把卖房子的钱全算当年收入,这明显不合理,应该分摊到使用年限里。
这里有个容易搞混的点:临时性收入要不要算?比如老王帮人盖房子挣的3千块零工钱,虽然不稳定,但属于当年实际收入必须计入。而像征地补偿这种一次性收入,按国家规定要分摊到多年计算。
知道自家年人均纯收入后,能更清楚家庭经济状况。比如申请助学金、低保补助时,这个数据就是重要依据。去年张婶家就是算完发现人均刚过贫困线,成功申请到了危房改造补贴。还可以用来规划家庭开支,要是发现人均收入比往年降了,就得考虑是不是要缩减不必要的消费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有个实用小技巧:建立家庭收支台账。准备个本子专门记录,把每笔收入和开支都写上日期、金额、用途。到年底把本子拿出来,用计算器一加就知道总数,比光靠回忆准确多了。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,但坚持三个月就养成习惯了。
碰到家里有大学生的情况,记得要把学费、住宿费算作开支。像李叔家儿子读大学每年花2万,这部分虽然是大额支出,但属于教育投资不能算成本,只能在纯收入计算完成后再单独考虑。
还有在外务工人员的情况,小王在深圳打工每月寄回3千,自己留2千当生活费。计算时要把全年寄回家的3.6万算作家庭收入,他自己花掉的部分不算。但如果他户口已经迁出,就不能算作家庭成员了,这点要特别注意。
最后提醒大家,算出来的数字要客观真实。有些人为了申请补助故意少报收入,这属于骗保行为要负法律责任。反过来,要是算出来收入确实低,该申请的政策补助就要积极争取,这都是咱们老百姓的合法权益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总之,算年人均纯收入就像给家里做体检,能及时发现经济问题。掌握这个方法后,你也能看懂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到底靠不靠谱。下次再听到有人说"咱们村人均收入虚高",你就可以有理有据地参与讨论啦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