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个网贷可以撸口子,值得收藏的5个低门槛贷款平台
3
2025-05-18
最近在菜市场买水果时,听到几位摊主在争论水果税率到底是9%还是13%,有人说新鲜水果按9%交税,有人坚持说加工过的都要按13%。这个问题还真有意思,你说咱们平时买个苹果香蕉,怎么就牵扯到增值税率了呢?其实这里头藏着不少门道,像是水果的加工程度、商品形态都会影响税率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,顺便聊聊这个政策对咱们老百姓买菜、商家做生意到底有啥影响。
先说个冷知识,去年税务稽查部门抽查了200多家水果店,发现有三分之一都搞错了税率。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,毕竟9%和13%的税率差,对动辄几十万销售额的水果生意来说,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不过这里有个坑要注意!上次我去超市买椰子,发现带壳的标9%税率,开好口的椰子水却标13%。这说明啥?物理形态改变就是税率变化的临界点。但有些商家会耍小聪明,比如把苹果切片装袋,硬说是"初级农产品",这就属于典型的税务违规了。
翻看财政部2020年的87号文,里边写着"纳税人销售自产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"。但问题来了,现在市场上90%的水果都是二道贩子在卖,真正自产自销的少之又少。所以咱们平时买到的水果,基本都逃不开那9%的税率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:去年有家网红水果店,把哈密瓜削皮切块后装在透明盒子里卖,结果被税务稽查盯上了。为啥?因为他们把简单处理和深加工混为一谈了。削皮切块这种程度的处理,其实还达不到13%的征收标准,最后店家多缴的税还得退回去。
下次买东西记得看小票!有些超市会把水果税率统一打成13%,这就是在钻消费者不懂政策的空子。比如买盒装草莓,如果是带枝叶整颗装的,应该按9%计税;要是做成草莓慕斯蛋糕,那才是13%的税率。
这里教大家个实用技巧:看商品编码!税务系统里有明确分类:
别看这4%的税率差,对整个产业链影响可不小。举个真实案例:某连锁水果店去年调整商品结构,把现切水果占比从30%降到15%,结果省下二十多万税款。但这也导致客单价下降,最后算总账到底是赚是赔,老板自己都说不清楚。
更有意思的是,现在流行起来的水果捞业态,把切块水果和酸奶坚果混合卖。这种创新产品要怎么计税?税务局的解释是:只要水果占比超过50%且未添加其他原料,还能按9%计税。但要是加了燕麦片、巧克力酱,对不起,整个产品都得按13%来算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咱们普通买家也别光看热闹,这里头可有实实在在的省钱门道。比如买整颗菠萝让店家现场削皮,既享受加工服务又按9%计税。要是买预先削好的,可能就得承担转嫁的13%税费了。
不过最近听说有些地区在试点农产品税收优惠,对助农扶贫产品给予额外减免。像通过832扶贫平台买的农产品,不仅税率低,还能享受专项补贴。这种政策真要全国推广开来,说不定能带动整个水果行业的转型升级。
说到底,水果税率这事就像剥洋葱,越往里看门道越多。下次再遇到9%还是13%的疑问,记住关键要看加工程度和商品形态。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,多了解点税收知识总没坏处,毕竟省下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啊!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