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图为网友分享
企业运营中,临时资金周转不开时,从银行借短期贷款是常有的事。但对于刚接触会计的小白来说,拿到贷款时怎么记账,还款时又该怎么处理,可能会有点迷糊。今天就专门讲讲这个问题,保证看完就懂。
一、先搞懂:什么是短期贷款?分录里用哪个科目?
短期贷款,简单说就是借期在 1 年以内(含 1 年)的贷款。这种贷款在会计里有个专门的科目 ——“短期借款”,可别和 “长期借款” 弄混了,长期借款是借期超过 1 年的。
为啥要单独用 “短期借款” 这个科目?因为它属于企业的流动负债,在资产负债表上要单独列示,这对反映企业短期内的偿债压力很重要。记对科目,报表才靠谱。
二、取得短期贷款时,会计分录怎么写?
当银行把贷款打到企业账户上,这笔钱就成了企业的资产,同时也形成了对银行的负债。这时候的分录其实很简单:
借:银行存款贷:短期借款 ——XX 银行举个例子,某公司向工商银行借了一笔 50 万元的短期贷款,期限 6 个月,到账后分录就是:
借:银行存款 500000
贷:短期借款 —— 工商银行 500000
有人可能会问,拿到贷款时需要考虑利息吗?不用哦,取得贷款时只记本金就行,利息是之后按月或按季度处理的。
三、偿还短期贷款时,分录又该怎么处理?
偿还的时候就得分情况了,要看是只还本金,还是本金和利息一起还。
- 只偿还本金
如果之前的利息已经按月计提并支付了,最后还款时只还本金,分录是:
借:短期借款 ——XX 银行
贷:银行存款
比如上面提到的 50 万元贷款,到期只还本金,分录就是:
借:短期借款 —— 工商银行 500000
贷:银行存款 500000
- 本金和利息一起偿还
实际中,很多时候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,这时候就要把利息也算进去。假设这 50 万元贷款年利率是 6%,6 个月的利息就是 15000 元(500000×6%÷2),到期还款时分录是:
借:短期借款 ——XX 银行
借:财务费用 —— 利息支出
贷:银行存款
对应例子就是:
借:短期借款 —— 工商银行 500000
借:财务费用 —— 利息支出 15000
贷:银行存款 515000
这里要注意,“财务费用” 是专门记录利息支出的科目,可别记错了。
四、利息要不要提前计提?怎么计提?
如果贷款期限超过 1 个月,并且不是到期一次性付息,而是按季度付息,那中间的月份就要提前计提利息。
比如还是那笔 50 万元的贷款,按季度付息,每个月的利息是 2500 元(500000×6%÷12)。第一个月末计提利息时,分录是:
借:财务费用 —— 利息支出 2500
贷:应付利息 2500
第二个月末同样计提,到第三个月支付本季度利息时:
借:应付利息 5000(前两个月计提的)
借:财务费用 —— 利息支出 2500(第三个月的)
贷:银行存款 7500
这样做的好处是,每个月的利润能更准确,不会出现某个月费用突然变高的情况。
五、新手容易犯的 2 个错误,一定要避开
- 取得贷款时把 “短期借款” 写成 “其他应付款”。要记住,从银行借的短期贷款,必须用 “短期借款”,“其他应付款” 一般用于企业间的借款或暂收款。
- 偿还时漏掉利息的分录。尤其是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情况,别只记本金,忘了把利息计入 “财务费用”。
小编刚开始做这类分录时,也曾在计提利息上犯过迷糊,后来发现只要记住 “按月计提,到期支付” 的原则,就不容易出错了。其实短期贷款的分录不算复杂,关键是把取得、计息、偿还这三个环节的逻辑理清楚,多练两个例子就能熟练掌握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