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图为网友分享
刚考上大学的同学,可能都听说过助学贷款这回事。但一提到 “贷款”,难免会犯嘀咕:这玩意儿要利息吗?逾期了会有啥后果?会不会影响以后找工作?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跟你说,保证小白也能看明白。
大学贷款到底有没有利息?分阶段说清楚
肯定有同学会问,大学贷款要是有利息,那跟普通贷款有啥区别?别急,这就得说说国家助学贷款的特殊之处了。
国家助学贷款分两种:校园地贷款和生源地贷款,利息规则基本一致。
上学期间的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,不用自己掏腰包。比如你大一申请了贷款,直到毕业前,不管贷了多少,利息都不用管,这对家庭困难的同学来说,真是实打实的帮助。
那毕业之后呢?毕业后会有最长 5 年的还本宽限期。宽限期内,你只需要还利息,不用还本金;宽限期过了,就得本金利息一起还了。利率方面,是按照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 LPR 减 30 个基点算的,比普通商业贷款低不少。打个比方,现在 LPR 是 3.45%,那助学贷款利率就是 3.15%,确实很划算。
我个人觉得,这种分阶段计息的方式挺合理的。上学时没收入,免利息减轻负担;毕业有收入了再慢慢还,既给了缓冲,又培养了还款意识。
逾期了会收滞纳金吗?怎么算的?
有人可能会想,万一毕业后手头紧,忘了还款,会不会收滞纳金?其实在助学贷款里,这叫 “罚息”。
那罚息怎么算呢?
逾期后,除了正常利息,还会按天收取罚息,一般是合同利率的 1.5 倍。举个例子,假设你的贷款年利率是 3.15%,逾期后每天的罚息就是(3.15%×1.5)÷360× 剩余本金。要是欠了 1 万块,一天罚息大概 1.31 元,看着不多,但越拖越久,罚息会像滚雪球一样变多。
为啥会有罚息?我觉得这既是为了督促大家按时还款,也是为了维护信贷市场的规则。毕竟贷款是信用行为,按时还才能让更多同学享受到这个政策。
啥情况会进黑名单?后果有多严重?
“黑名单” 这词听着就吓人,那助学贷款逾期多久会进黑名单呢?
其实这里的 “黑名单”,正式名称是 “失信被执行人名单”。
连续逾期 90 天以上,或者累计逾期超过 6 次,大概率会被列入这个名单。进了名单会有啥影响?
- 以后想买房、买车贷款,基本没戏;
- 办信用卡会被拒;
- 甚至找工作时,有些单位查征信,看到黑名单记录可能就不录用了。
你看,这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所以哪怕手头紧,也得想办法先还上最低还款额,或者跟银行沟通延期,千万别拖着不管。
真有被起诉的?看看司法判例
可能有同学觉得,“我就欠几千块,银行不至于告我吧?” 还真有这样的案例。
2023 年,某地法院就判过一个案子:某大学生毕业后欠助学贷款 8000 元,逾期 3 年没还,银行多次催收无果后起诉。法院最终判决他不仅要还本金和利息,还要承担诉讼费,总共要还 1.2 万多。而且因为他一直不执行判决,还被列入了失信名单,后来想贷款买房时才发现问题,最后不得不赶紧还清欠款,花了不少功夫才从黑名单里出来。
这案例告诉我们,助学贷款逾期可不是小事,银行真的会走法律程序。所以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,觉得钱少就可以不还。
最后想跟大家说组数据:据教育部公布,2024 年全国高校助学贷款的逾期率已经降到了 0.8%,比 5 年前下降了 62%。这说明越来越多同学重视还款,也侧面反映出大家对征信的认识在提高。
我个人觉得,国家助学贷款本身是帮我们解决燃眉之急的好政策,利率低、有宽限期,已经很照顾学生了。咱们既然申请了,就该做好还款计划,别因为一时疏忽影响了自己的信用。毕竟信用这东西,攒起来难,毁起来可太容易了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