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人借款必过口子:高通过率贷款渠道全解析
8
2025-05-19
说到2021年的保本理财,可能不少人心里犯嘀咕——现在市场波动这么大,到底哪些产品能稳稳守住本金呢?其实啊,虽然高收益产品诱人,但保本型理财依然是很多人的"定心丸"。比如国债、银行存款这些老牌选手,还有结构性存款这种"混血儿",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保证本金安全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有些产品虽然挂着"保本"的名头,但实际收益可能会受市场影响,所以咱们得擦亮眼睛仔细挑。今天就来聊聊这些产品的优缺点,帮你在低风险理财里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。
先说说最传统的储蓄方式吧。银行定期存款大家都不陌生,特别是大额存单这两年挺火的。记得去年陪我妈去银行,柜员推荐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能有3.5%左右,不过现在好像降了点。这类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存款保险制度兜底,50万以内本息全赔,安全性没得说。不过现在利率确实不高,而且提前支取要按活期算,流动性差了点。
再来看国债,这个应该算是保本理财里的"优等生"了。财政部发行的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国债,都是刚性兑付的。特别是三年期和五年期的,比定期存款利率稍微高点。不过有个问题,国债不是随时能买到的,得掐着发行日期去抢,而且持有时间越长收益才越划算。要是中途急需用钱,虽然能提前兑付,但利息损失可不小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现在很多银行主推的结构性存款,其实也是个有意思的选择。这种产品把大部分资金放在存款里保本,小部分拿去投资金融衍生品。我表姐去年买了款挂钩黄金价格的结构性存款,最后收益比普通存款高1.2%。不过这类产品的收益区间波动比较大,宣传的最高收益率未必能拿到,这点要特别注意。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会问:现在银行理财都不保本了,怎么判断产品是不是真安全?这里教大家个小窍门:看产品说明书里的风险等级。PR1级的基本可以视为保本,PR2级虽然不保本但亏损概率也很低。另外要注意有些产品宣传的"预期收益率",和实际到手可能是两码事。
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渠道是券商收益凭证。这类产品里有些是本金保障型的,特别是固定收益类的,年化能有3%上下。不过起投门槛比银行理财高,通常要5万起步,而且得开通证券账户才能买。
最后提醒下,选保本理财不能光看收益高低。得综合考虑资金使用周期、急用钱的可能性这些因素。比如三年不用的钱可以买国债,随时可能要用的就选货币基金。现在市场环境复杂,大家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做选择,别被高收益迷了眼。
其实保本理财就像给钱穿防弹衣,虽然跑不过通货膨胀,但能保证咱们辛苦攒下的钱不会缩水。特别是对于临近退休的中老年朋友,或者准备买房结婚的年轻人,这类产品确实能带来安全感。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真正能做到100%保本的产品越来越少了,咱们在挑选时更要仔细对比条款,别被销售话术带偏了方向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