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种app借款最容易?快速审批贷款平台推荐指南
3
2025-05-20
最近总听人提起不良贷款率,到底这玩意儿是咋算的呢?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。说白了,它就是银行里那些可能收不回来的钱占总贷款的比例。好比你家楼下小卖部借出去10笔钱,结果有2笔赖账不还,那不良率就是20%呗。不过银行可比这复杂多了,得按监管标准来。这里头还藏着不少门道,像是逾期天数、抵押物估值这些都得算进去。弄明白这个指标,不仅能看懂银行财报里的猫腻,对咱们普通人的理财也有启发呢。
先说说最核心的计算公式吧。这时候你可能会想,那具体怎么算呢?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÷总贷款余额×100%。不过这里的"不良贷款"可不是指态度不好的贷款,按照银保监会规定,得是逾期90天以上,或者有明显迹象表明收不回来的贷款。
前阵子我研究某城商行年报时就发现,他们去年总贷款500亿,其中逾期超过半年的有8亿,还有2亿企业贷款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。那这些都要算进分子里,总共10亿不良贷款,除以500亿总贷款,得出2%的不良率。这个数字看着不高,但要是和同行业对比,可能就发现问题了。
不过这里有几个容易踩的坑得注意:
上图为网友分享
说到这儿,可能有人要问:那银行为啥不把标准定严点呢?其实他们也在走平衡木。要是标准太松,报表好看了,但实际风险在堆积;标准太严吧,又会影响放贷规模。去年某股份制银行就因为这个被监管部门约谈,他们把部分逾期贷款调整到"特殊重组"类别,结果被查出有藏匿不良的嫌疑。
要真正看懂这个指标,还得结合其他数据来看。比如拨备覆盖率,这就相当于给不良贷款上的保险。像招商银行去年拨备覆盖率做到480%,意思就是每1块钱不良贷款,准备了4.8块钱来填坑。相比之下,有些城商行只有150%的覆盖率,风险抵抗力就差多了。
咱们普通人能从中学到什么呢?其实投资理财时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。比如你买P2P那会儿,要是平台能公开类似不良率的指标,很多雷可能就提前排掉了。现在买银行理财产品,也可以看看他们底层资产的违约情况,别光盯着收益率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不过话说回来,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不是越低越好。像前几年经济好的时候,有的银行压到0.5%以下,反而说明他们过于保守,错失了不少优质客户。反倒是那些维持在1.5%-2%区间的银行,可能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好收益。
这里头还有个地域差异的问题。去年某省农信社的不良率突然飙升到5%,倒不是他们风控变差了,而是当地支柱产业遇到环保整改,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遭殃。所以看这类数据时,要结合宏观经济和区域特点来分析。
说到降低不良率的办法,银行通常有这几招:
上图为网友分享
最后提醒大家,别被某些网贷平台的花招忽悠了。他们说的"零坏账"基本都是扯淡,毕竟金融行业有风险才是常态。咱们自己借钱出去时,也要有个心理预期,千万别把身家性命都压上。就像我表叔前年借给朋友50万开厂,现在朋友失联了,这才后悔没做好风险评估。
说到底,不良贷款率就像银行的风险体温计,能提前预警很多问题。咱们虽然不是专业人士,但了解这些基本逻辑,至少能看懂新闻里说的"金融去杠杆""防范系统性风险"到底是啥意思。下次再看到银行公布这个数据,就知道该重点关注哪些门道了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