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贷逾期几天会被列入征信黑名单?三大要点需警惕
6
2025-05-20
哎,最近总看到CRS和ATM这两个词在理财圈刷屏,但说实话,一开始我也没太分清楚它们的区别。后来仔细查资料才发现,这俩虽然名字都带个"账户",实际用途可是差得远了!简单来说,CRS更像全球资产"监视器",而ATM则是咱们手边的现金"提款机"。这篇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,省得大家像我当初那样稀里糊涂被专业术语绕晕。特别是经常跨境投资的朋友,可别把这两个概念搞混了!
先说个真实场景吧——上周我朋友老张突然慌慌张张打电话,说他收到银行通知要补交CRS信息,以为自己的ATM卡被监控了。我听完差点笑出声,赶紧跟他解释这完全是两码事。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困惑,毕竟这两个缩写长得像双胞胎似的。
先来说说CRS(共同申报准则),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个国际税务信息交换系统。2017年咱们国家加入后,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参与。打个比方,就像各国税务局建了个微信群,谁家纳税人在海外有资产,系统自动@相关国家查税。
这里有个容易混淆的点:有些跨境ATM转账确实会被CRS监测到,但ATM本身不负责报税。就像你用手机支付会被记录消费数据,但手机本身不会主动向税务局打小报告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根据银行客服反馈,下面这些误会每天都在发生:
特别要提醒的是,CRS重点关注的是账户余额和收益,不是单笔交易。比如你在美国有存款账户,年底余额超过100万美元才会被重点监控,跟平时用ATM取几百美金没啥关系。
最近跟理财顾问聊天时他提到,现在咨询量最大的问题就是:"我这点钱也会被CRS盯上吗?"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日常使用ATM完全不用担心CRS。但如果你符合下面任意一条,那就要注意了:
有个典型案例:王女士在香港买了份储蓄险,每年通过ATM机往境外账户存保费。结果去年收到税务局通知要求补税,这才发现保险收益也被纳入CRS监测范围。所以说,金融行为涉及跨境时,光看ATM交易记录可不够。
跟银行风控部门的朋友喝酒时,他透露了个冷知识:某些国家ATM机的存取记录确实可能成为CRS的辅助证据。比如说你长期在境外用ATM大额取现,虽然取现本身不申报,但要是和你的收入水平明显不符,可能引起关注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还有个反常识的点:CRS不是专门针对富豪的。像在新加坡,账户余额超过25万美元就要申报。换算成人民币还不到200万,很多中产家庭都可能达到这个门槛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,咱们该怎么处理好CRS和ATM的关系呢?根据我这两年帮朋友做财务规划的经验,总结出3条黄金法则:
就像理财达人李姐说的:"CRS本质是让阳光照进财务领域,咱们只要做到收入合法、申报合规,管它是CRS还是ATM,该用的工具照常用!"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