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个朋友突然问我:"你说这炒币赚的钱,到底算不算合法收入啊?"说实话,这个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。毕竟现在网上说什么的都有,有人觉得就是正常投资,也有人觉得这玩意游走在灰色地带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事儿,不过先说好啊,我可不敢打包票,就是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和观察到的现象跟大家唠唠。
首先得明确,数字货币这玩意儿本身在国内是不被官方认可为法定货币的。记得去年有个新闻,说某地法院判决虚拟货币交易"不受法律保护"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同样在裁判文书网上,又能查到个别承认比特币属于"网络虚拟财产"的判例。这矛盾的情况搞得人有点懵,这时候问题来了——到底有没有"合法"和"非法"的明确界限呢?
你发现没?这事儿就像吃臭豆腐,有人当街边小吃,有人当宴席大菜。咱们国家现在的情况是,虽然明面上不鼓励,但也没把个人炒币直接定为犯罪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如果涉及到用人民币买卖USDT这种稳定币,或者搞场外交易撮合,那可能就踩到监管红线了。
前阵子听说个真事儿,有个小伙子在微信群里倒腾比特币,结果被冻卡了。他跑去银行理论,人家柜员直接甩出央行发的文件,上面白纸黑字写着"不得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账户开立等服务"。所以说啊,虽然个人炒币本身不违法,但交易渠道这块确实存在风险。

上图为网友分享
其实比起合不合法,税务申报才是多数人栽跟头的地方。去年美国国税局逮住个程序员,这哥们三年炒币赚了80万美金却一分税没交,结果被罚得连妈都不认识。咱们国家现在虽然没明确说数字货币怎么交税,但《个人所得税法》里早就写着呢——财产转让所得都得申报。
有朋友可能会问:"那我用比特币买杯奶茶也要交税?"这事儿吧,理论上算"以物易物",得按市场价折算。不过实际操作中,除非你主动申报,或者交易金额特别大,否则...你懂的。但话又说回来,现在区块链交易都是透明的,真要较真查起来,那数据可都在链上摆着呢。
1. 搬砖套利:看着价差眼红?小心变成洗钱帮凶
2. 杠杆合约:赚得快死得更快,还容易触发非法经营
3. 代投ICO:九成九是空气币,搞不好就成诈骗共犯
记得2017年那波牛市吗?有个大学生搞代投,收了200多个以太坊结果项目跑路。最后被投资人集体报警,虽然钱没追回来,但法院还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了三年。所以说啊,赚钱的门道千万条,守住底线第一条。
1. 只用闲钱玩,就当买彩票
2. 选合规平台,别看哪家返佣高
3. 每笔交易留好记录,特别是法币出入金
4. 年收入超12万主动申报,买个安心
有个在澳洲留学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他们那边税务局直接跟交易所对接数据。去年他炒币赚了5万澳元没申报,结果年底收到补税通知单,还得多交滞纳金。这事给咱们提了个醒:数字货币的监管正在逐步完善,别以为现在没人管就能为所欲为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,现在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怎么给数字货币立规矩。就像当年网购刚兴起的时候,大家也觉得在网上开店不用交税,结果现在呢?所以说啊,咱们普通人想玩这个,千万别光盯着收益忘了风险,更别想着钻法律空子。毕竟钱赚得再多,要是进去踩缝纫机了,那可就全白搭了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