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图为网友分享
申请了助学贷款的朋友,是不是一想到还利息就有点头大?“利息到底咋还?”“自己算会不会出错?” 别慌,小编这就带大家一步步理清楚,新手小白也能轻松看懂,一起往下看吧!
一、助学贷款利息怎么还?先搞懂这两步
1. 还款时间:别错过这几个关键节点
很多朋友刚毕业,搞不清啥时候开始还利息。其实很简单,在校期间利息不用自己掏,由财政补贴;毕业之后,就得自己承担啦。
那毕业当年要还多少呢?有朋友问 “毕业当年就得还一整年的利息吗?” 不用的。毕业当年从 9 月 1 日开始算利息,到 12 月 20 日是第一个还款日,只需要还这 4 个月左右的利息就行。
之后每年的 12 月 20 日,都是利息还款日;如果是最后一年,还款日是贷款到期日的前一个月 20 日。小编建议大家手机里设个提醒,免得忘了。
2. 还款渠道:线上线下都方便
知道了时间,该通过啥方式还呢?目前主要有这几种,大家选自己顺手的来:
- 支付宝:最常用的渠道。登录 “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信息网” 的学生在线系统,找到还款计划,按提示在支付宝上操作,钱直接转到指定账户就行,到账还挺快。
- 银行柜台:要是觉得线上麻烦,带着身份证、贷款合同,去合同上写的银行网点,让工作人员帮你办,当面操作也放心。
- 微信还款:部分地区支持,大家可以问问学校资助中心,或者看当地助学贷款公众号,有没有开通这个功能。
有人可能会问 “不同渠道还款,到账时间一样不?” 小编试过,支付宝和微信基本是实时到账,银行柜台当天也能到,不用太担心延迟的问题。
二、利息会算错吗?常见坑要避开
聊完咋还,大家最关心的肯定是 “利息会不会算错?” 说实话,还真有可能,但大多是因为没搞懂计算规则。咱们先看看利息咋算,再说说常见错误。
1. 利息计算方式:生源地和校园地不一样哦
很多朋友以为所有助学贷款利息算法都一样,其实不是。小编整理了个表格,大家一看就明白:
贷款类型 | 计算基数 | 年利率(参考 2024 年) | 还款起始时间 | 计算公式 |
---|
生源地 | 剩余本金 | 4.35%(同期 LPR 下调) | 毕业当年 9 月 1 日 | 利息 = 剩余本金 × 年利率 × 时间(年) |
校园地 | 剩余本金 | 4.35%(同期 LPR 下调) | 毕业当月起 | 利息 = 剩余本金 × 年利率 × 时间(年) |
举个例子:小王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,毕业时还剩 2 万元本金,那他毕业当年 9 月到 12 月的利息就是 20000×4.35%×(4/12)≈290 元。
2. 常见算错的原因,你中了吗?
- 算错时间:把 “毕业当年 9 月 1 日” 当成 “毕业当月”,结果多算几个月利息,白担心一场。
- 忽略利率调整:每年 1 月 1 日可能会调整利率,有朋友还按去年的利率算,结果对不上。
- 没扣减提前还款部分:提前还了部分本金,却还按原来的本金算利息,肯定不对呀。
那该咋避免算错呢?小编建议大家每次还款前,先登录学生在线系统,系统会自动算出应付利息,照着这个还,基本不会错。要是自己算,记得核对本金、利率和时间这三个数。
三、用户真实经历:这些坑别踩
小编收集了几个朋友的真实经历,大家可以参考下:
@小张:“去年我以为 12 月 20 日是最后还款日,结果那天晚上 10 点才转钱,支付宝提示超时了!后来赶紧联系资助中心,第二天重新还的,还好没逾期。提醒大家,最好提前 1-2 天还款,别卡点!”
@小李:“我是校园地贷款,毕业第一个月就还利息,自己算的是 300 元,系统显示 280 元。后来才发现,校园地是从毕业当月算,我多算了一个月,还好按系统的还了,没多掏钱。”
从这些经历能看出,算错利息大多是细节没注意,多核对系统信息很重要。
四、小编的一点心得
办助学贷款的大多是学生,刚毕业经济可能不宽裕,还利息时小心点是应该的。其实只要记住这几点:还款时间看系统提示,还款渠道选自己熟的,利息金额以系统算出的为准,基本不会出问题。
要是实在怕错,每次还款前打个电话给学校资助中心,或者国家开发银行的客服,人家会耐心解答的。别因为怕麻烦就不管,逾期影响征信就不值当了。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