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借款额度高的口子有哪些正规平台推荐
6
2025-05-07
最近跟开餐饮店的老王闲聊,他说每次开发票时总搞不明白"进项税"和"销项税"有啥区别,结果报税时总像在玩猜谜游戏。其实这两个概念就像硬币的正反面,搞懂了能帮企业省下不少冤枉钱。简单来说,进项税就是你买东西时垫付的税款,销项税则是卖东西时要收的税款,中间这个差额才是真正要交给税务局的。不过要真正玩转这个"税收跷跷板",还得摸清里面的门道,比如哪些票据能抵税、怎么计算抵扣额这些实操细节。
先来说说这两个让人头大的名词到底啥意思。进项税说白了就是企业采购时产生的税款,比方说老王餐厅买食材、买厨房设备,这些进货发票上标着的增值税就是进项税。而销项税刚好反过来,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服务时收取的税款,比如顾客点份188元的套餐,小票上那11%的增值税部分就是销项税。
这两个税种就像会计账簿上的左右手,一个记录着企业的"花钱"轨迹,一个追踪着"赚钱"路径。不过要注意的是,只有取得正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才能抵扣,那些手写的收据或者普通发票可不算数。
这里有个特别容易搞混的点:同样是增值税,为啥要分进出两个方向?其实这跟增值税的征收原理有关。举个例子,老王从供应商那里买了1000元冻品,付了110元增值税(假设税率11%),这就是进项税。转手做成火锅套餐卖2000元,收了220元增值税,这220元就是销项税。最后老王实际要缴的税款就是220-110110元,这就避免了重复征税。
但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不少坑:
上图为网友分享
去年就有家服装厂因为把13%的服装销售和6%的设计服务混在一起记账,结果被税务稽查要求补税。所以分清进项税和销项税的适用场景特别重要,搞错了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现在咱们来点干货,说说怎么利用这两个税种做税务规划。首先得养成及时索要专票的习惯,特别是大额采购,少张专票可能就意味着多交税。比如老王餐厅每月采购20万食材,要是能要到专票,就能抵扣2.2万税款,相当于省出两个服务员的工资。
这里有个计算公式得记牢:
应纳增值税 当期销项税 当期进项税
上图为网友分享
但要注意时间节点的把控,比如2023年有个新政策,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进项税抵扣比例从10%提高到了13%,这就给相关企业留出了筹划空间。
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:那留抵退税又是怎么回事?其实这就是当进项税长期大于销项税时,税务局会把多交的税款退回来。去年有家制造企业就退了300多万留抵税额,相当于多了笔无息贷款。
不过要吃到这个政策红利,得满足三个条件:
所以聪明的企业会通过调整采购节奏、合理规划销售周期等方式,让进项税和销项税保持动态平衡,既保证现金流,又能享受政策优惠。
上图为网友分享
说到底,搞懂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区别就像是掌握了企业税务的任督二脉。从发票管理到纳税申报,从短期现金流安排到长期税务规划,这两个概念贯穿始终。下次见到增值税申报表时,不妨先理清这两个关键数据的来龙去脉,说不定就能发现意想不到的降本空间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